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8年世界抗痛年·中国疼痛周系列活动
活动主题:对抗癌痛
活动内容:一、癌痛诊疗高端论坛
时间: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1:30
地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二层第二会议室
届时,北京市各大医院的肿瘤学专家将到场和疼痛学专家共同就我国癌症疼痛医学的发展和诊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二、健康大课堂—常见慢性疼痛的防治
时间: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上午9:00
地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临研所五层讲学厅(有电梯)
旨在通过科普讲座的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和临床医务工作者中普及疼痛知识,正确认识疼痛,了解更多疼痛性疾病的诊治。
三、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义诊活动
时间: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8:30—12:00
地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第二门诊区(儿科急诊东侧)
义诊将由全国知名疼痛专家樊碧发教授带领中心全体医务人员现场接待前来就诊的疼痛患者,对各种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并解答患者咨询。活动现场设有疼痛性疾病科普知识专栏,并免费发放各种科学防治疼痛的科普材料。
活动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经严重地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或罹患疾病的重要信号,发生疼痛可以促使人们及时就医,这对健康是有益的。但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疼痛则会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国际上,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投身于疼痛事业,疼痛医学方兴未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7月16日,卫生部签发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项目的通知,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这是卫生部自1994年以来,唯一批准的一级诊疗科目。根据这一文件,将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为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本年度定为世界抗痛年,中华疼痛学会将于2008年10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启动中国镇痛周,本年度的主题是“对抗癌痛”。为了让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疼痛、认识疼痛,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疼痛,远离疼痛困扰,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将于近日举办“世界抗痛年·中国镇痛周系列活动”。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介绍: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由国际知名的疼痛学家、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韩济生院士担任中心主任,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
该中心集临床、科研、教学、新药开发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是国内疼痛诊疗与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机构。近年来,中心秉承“为民除痛乃神圣事业”的理念,广泛开展了对各种慢性疼痛的诊疗和研究工作,形成了以“微创神经介入”为核心,“中枢神经调制”(脊髓电刺激、中枢靶控镇痛)为特色的疼痛治疗体系,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一、中心诊疗范围
①各种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灼性神经痛、臂丛撕脱伤、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内脏神经痛、中枢痛、神经血管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等;②各型癌痛;③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痛、足跟痛等;④慢性疼痛综合征:外伤后顽固性疼痛、手术后顽固性疼痛、截肢后疼痛等;⑤其他:无明显原因的痛症治疗。
二、中心特色技术
脊髓电刺激,中枢靶控镇痛输注系统植入术,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射频热凝技术,外周神经电刺激,内脏神经毁损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后根选择性毁损术,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术,三叉神经阻滞术,交感神经节毁损术,胶原酶溶解术等。
三、专家简介
韩济生院士
韩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及疼痛医学家。
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际疼痛学会(IASP)教育委员会顾问、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疼痛学会理事长 CASP)、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理事。美国哈佛大学神经科学访问教授,国际麻醉药研究学会(INRC)常务理事,世界卫生组织(WHO)科学顾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顾问。《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生理科学进展》名誉主编。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生理系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和针刺戒毒的研究。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阿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和戒毒仪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成瘾取得显著成就。创立和完善了一套以“以人为本,永不复吸”为目标的戒毒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世界戒毒领域前沿独树一帜,在国际《物质依赖》教科书中著有针刺戒毒专章。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著有《神经科学纲要》,《神经科学原理》,《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第一卷和第二卷,《针刺镇痛原理》,《生理学多选题汇编》,《英文生理教科书》等著作。先后获部委以上奖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及教育部一等奖、首届紫荆花奖、光华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河利科技进步奖、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针灸奖、欧洲针灸奖等,其中国际脑研究组织和美国神经科学基金会联合颁布的“杰出神经科学工作者”奖,是目前中国内地唯一获此奖项的科学家。连续12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研基金资助。
樊碧发教授
樊碧发,1984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疼痛医学20年,1992年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1997年赴日本旭川医科大学专修临床疼痛学。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后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发表论文6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籍7部。在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深有造诣。
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咨询电话:010—84205063;010—84205361
普通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00—5:00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 樊碧发 主任医师
每周一、三下午 杨克勤 副主任医师
详情请关注中日友好医院网站:www.zryhyy.com.cn
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网站:www.painclinic.cn
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邮箱:zhongri_tengtong@yahoo.cn |